9月9-10日,广东科技报社联合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共同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少年问天,奋楫星河”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特邀中国首批航天员、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传东作主讲嘉宾,开展科普主题讲座。他以其航天员的亲身经历,讲述投身航天事业的艰辛与荣耀,向师生们科普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活动在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佛山市南海区中附外国语学校、广州市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等多家中小学陆续展开,还举行航天笔、航天种子及科普纪念品赠送仪式,开展无人机足球竞技表演赛。
广东科技报社社长、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炜哲,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广州市中心主任陈伯洪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由东沐森(广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云来繁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获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繁星计划”、“健康校园公益100”计划支持。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讲座伊始,赵传东带领着师生重温航天员宣誓仪式,誓言声声响亮、句句入心。
以“星空浩瀚 探索无限”“逐梦太空”等为主题,他结合个人经历向在校师生们分享自己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成长经历,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接续奋斗的动人事迹,并系统介绍中国空间站建设情况。
正是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中国载人航天人”,赵传东心怀使命,将这份光荣与骄傲传递给每一位老师、学生。在他的讲述中,“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北斗精神等航天事业的伟大精神无不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他还通过自身理解与实践,结合师生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阐释了这些伟大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要有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品质,锻炼强健的体魄。”在他的娓娓道来之中,这些精神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般流入“问天”少年的心田,勉励着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中国梦、民族梦、航天梦之中。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赓续发展。
以榜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同学们知道‘卡门线’是什么吗?”“如何通过专业训练成为一名航天员?”赵传东时不时“抛出”问题,与在场学生进行有奖问答游戏。
记者了解到,赵传东在超1500名战斗机飞行员的重重选拔中脱颖而出,经历航天专业技能训练、航天环境适应训练、体质训练等严苛考验,最终成为14名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
“在训练时,航天员要承受8个G的超重耐力测试,就像8个自己压在身上。”他表示,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是在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成为一名真正的航天员,不仅需要一颗热爱探索的心,还需要具备超凡的素质。
在激励学生们把航天事业作为个人职业时,他介绍道,航天员分三类,分别是职业航天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未来将有更多职业机会进入太空。
赵传东的精彩分享,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探索太空、筑梦科技的热情,让他们对航天员选拔、训练中的艰辛与付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榜样之光,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青少年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不断超越自我,攀登更高的山峰。
科普航天知识使命在肩
航天科普是一个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的过程,通过激发青少年们对太空、对宇宙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对科学的求知欲,逐渐培养起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基本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本次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走进广州、佛山等地中小学,赵传东热情参与到每场航天科普教育活动中,为本地学生科普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宣传航天文化。
航天火箭的核心零部件是什么?太空环境对人体细胞有些怎样的影响?能否在太空中种植植物?空间站的垃圾怎么处理?等等。在互动交流环节,他都耐心地进行解答,解除学生们的疑惑。
多场活动中,师生们均表示,与航天员面对面对话交流让他们获益良多。接受记者采访时,学生代表分享道,航天员的勇气与毅力、专注与坚定深深烙印在自己心中,也激励自己不虚度青春年华。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劳动科科长李晶也表示,这场启迪智慧的精彩报告,拓宽了学生们在航天领域的视野,鼓励着他们勇于逐梦未来。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李婉欣
审阅:黄月梅、冯海波、刘肖勇